| ||
| ||
|
(记者 朱解语) 倘若沿着水脉梳理杭州建城史,我们会发现,五千年治水营城的故事必定会从余杭说起。
从良渚古国辉煌起步,到径山小古城商代水上都市;从古城筑起城市千年防洪大坝,到如今各项重大水利工程加速推进,余杭因水而名、因水而兴,至今仍在续写城与水的故事。
城与水的故事
发端于5000年前
良渚古城不仅是中华5000多年的文明史的实证,也是杭州城的光辉起点。
作为营建在湿地上的早期都市,良渚特别关注水利、堆墩、湿地营城的技术与规划。“为了调节水量,良渚先民在河流上游修建堤和塘,在丰水季蓄水,枯水季放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室主任、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考古项目领队王宁远认为,良渚宫城、内城、外郭三重结构的发轫,建设了完备的外围水利系统。
良渚先民修建的阶梯式水利工程系统庞大而复杂,储存起6000余万立方米的水,相当于约四个西湖;古城遗址的外围水利系统灌溉面积超100平方公里,是迄今已知的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
“良渚古城的九个城门中,八个是水门,古城内外水利工程系统功能强大、结构明晰。”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执行院长马东峰说,良渚先民开凿出宽敞水道,将聚落群周边水系与外围水利系统连接成一张运力强大的水网,再将大量石材、矿产、竹木、粮食等源源不断地运进古城,城内精美的手工制品也通过同样方式运往城外。
20世纪80年代,良渚古城遗址直线距离不足10公里的径山发现了小古城遗址。这是杭州地区唯一一座已发现的商代晚期城址,年代大约距今3400-3000年。它是一个“水上城市”,很可能是3000年前的“杭州地区的政治中心”。
据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小古城考古项目负责人罗汝鹏介绍,目前推测小古城有4个城门,都是水门。而小古城北城墙的水门遗迹是国内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同类型遗存。
筑塘围湖
早期城市初现模样
相传很久以前,每逢梅雨季,四周高山下来的水会把余杭大地淹成一片汪洋。大禹整治了原有河道,为了纪念他的治水功绩,人们把他弃船上岸的地方命名为“禹航”,这也是余杭得名的由来。
公元前222年,秦推行郡县制,设余杭县。余杭县在东苕溪上游,上接天目山万山之水,下连杭、嘉、湖三府。苕溪水流至余杭,襟带山川,地势平坦,极易形成洪涝。
公元173年,余杭县令陈浑发动十万民众在县城西南筑塘围湖建成南湖,分杀苕溪水势,还在苕溪右岸修筑大堤,使南苕溪、中苕溪、北苕溪的滔滔洪水在瓶窑汇成东苕溪,折而向北,解除大堤以东平原的洪涝灾害。
这条大堤就是西险大塘,自此,一项划时代的水利工程启动。
苕溪主干道改道后,余杭县和钱唐县还留下了一条重要的漕运通道,那就是余杭塘河。杭州市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陈志坚说,余杭塘河应该是东苕溪主干道北流后留下的一条支流。
现今所称的沿山河,与余杭塘河一南一北,共同灌溉了余杭、钱唐两县之间的千顷良田。这让余杭县原本不宜农耕的滩涂变成了肥沃的耕地和富饶的平原,人口开始稠密起来,渐渐有了早期城市的模样。
重大工程持续推进
谱写人水和谐新篇
余杭、杭州的安宁和繁华,离不开西险大塘的修建。眼下,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西险大塘达标加固工程还在紧张进行中。工程将拼宽堤身、实现全线防渗、固基增稳等,解决原堤坝防洪标准低、存在渗漏、滑坡风险隐患等问题。完成后,防洪标准从100年一遇提高至200年一遇。
“未来,西险大塘除了重要的防洪功能外,沿岸的景致更值得期待。这里将兼具文化、景观、休闲、运动等多元功能。”苕溪管理所原所长胡洛敏介绍说。
与此同时,余杭南湖边的工地上,正在挖掘一条地下55米深的“巨龙”——扩大杭嘉湖南排后续西部通道工程。它将连通城西的四处低洼地带,形成一条高速水路,在汛期汇集城西的洪水,经西部群山,从九溪排入钱塘江。
“从某种意义上,城西南排工程让‘分手’1800多年的苕溪和钱塘江再次握手相连。苕溪上游的山洪水在地下分两路分别汇入钱塘江。”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水文化研究院教授李海静介绍说。
近日,继九曲洋港竖井后,城西南排工程顾家桥港进水口竖井顺利完成开挖,为后续的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与水“抗争”到与水“共生”,余杭人用变水为利的勇敢与智慧,谱写了人水和谐的美好诗篇,治水营城的责任、情怀和风骨,在这一方山水间淋漓展现。5000年来,文明在碧波荡漾中生生不息,城与水的故事,依旧在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