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郑锋龙 傅博文 通讯员 张瓅文) 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直是制约科创型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人工智能企业杭州归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初创时也一度受其困扰。
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工作人员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上门走访,了解到企业负责人武凯手中握有不少高质量的专利,便向他推荐了未来科技城牵头发行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在完成对持有的知识产权进行价值评估等流程后,便可获得低成本、高额度的融资。
未来科技城集聚了大量中小微企业,多具有轻资产、重研发、多专利等特点,传统融资方式难以获得足够的融资。2021年,未来科技城在全省率先试水知识产权证券化,首个项目即惠及12家科创型企业,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约660万元。
今年3月,“国金-杭州未来科技城知识产权第6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专精特新)”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再次刷新全国同类型产品最低利率,使企业的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截至7月,未来科技城2024年度成功发行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3单,总成功发行7单,总辐射区域内80家次科创型企业,累计融资金额达7.43亿余元,并连续3年获评全省知识产权金融创新典型案例。
未来科技城成功“吃螃蟹”,为我区提供了经验,在持续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改革创新中,我区不断攻坚克难,推动无形“知产”转化为有形“资产”。
长期以来,金融机构低风险偏好导致高价值知识产权融资难、知识产权价值评估难,成为知识产权证券化过程中绕不过的一大难题。我区逐步探索出了“建库-发行-迭代”的产品运行机制,通过建立梯次培育体系,全量摸底区内科创企业专利存量,并围绕重点行业构建专利库,择优筛选企业纳入储备库,动态维护发行库,推动证券化项目梯次滚动发行。区市场监管局迭代创新项目发行模式,与多家银行达成担保合作协议,突破了传统框架,将发行周期大幅缩短至40天,创下了全国最快速度。
同时,我区不断健全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生态链。创新知识产权增值服务,围绕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梳理11类增值事项,在区企业(人才)综合服务中心开设科创金融专窗,横向整合政府、社会和市场资源,提升服务质效;成立余杭区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汇集30余家优质服务机构,增强知识产权服务供给;鼓励企业申报各级高价值专利组合培育、专利导航、专利奖项目,为企业技术创新和风险预警提供路径指导。
改革新举措回应了广大经营主体的诉求与愿望。例如,专研外骨骼机器人的杭州程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就凭借其掌握的各项专利技术募集到数千万元资金。
今年6月,浙江省知识产权研究与服务中心(国家杭州代办处)入驻位于未来科技城的浙江(杭州)知识产权创新产业园,可实现知识产权质押全流程服务。7月1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知识产权金融研究基地落地余杭,全国首个知识产权证券化服务综合体——浙江省知识产权证券化服务综合体启动建设。推进多元化知识产权金融支持和服务创新,向“知”图强,向“新”而行,余杭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