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加房屋的保温性能,施工方会在建筑外墙铺设保温材料,这本是一件好事,冬天能保温,夏季能隔热,可是消防安全不能忽视。

目前,保温材料分为4个等级:A级(不燃)、B1级(难燃)、B2级(可燃)、B3级(易燃)。根据《建筑防火通用规范》规定,建筑外保温系统不应采用燃烧性能低于B2级的保温材料或制品;当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为B1或B2级时,保温材料两侧不燃性结构的厚度不应小于50mm。

对于施工单位来说,须严格落实消防安全管理责任,禁止使用易燃、可燃材料作为高层民用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禁止在外墙动火用电。

对于管理单位来说,设有建筑外墙保温系统的高层民用建筑,应当在主入口及周边显著位置,设置提示性和警示性标识,标示外墙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防火要求;严禁在使用易燃可燃材料的保温层外墙上设置广告牌、灯箱等高温用电设备,建筑周边严禁堆放易燃可燃物品,严禁在紧邻建筑物位置设置电动车充电桩。

对于居民来说,不要在靠近建筑外墙的地方堆放可燃物,不乱扔烟头,禁止在其建筑内及周边禁放区域燃放烟花爆竹;不要把汽车、电动车停放在高层建筑外墙附近,不要把电线穿过外墙,不要破坏外墙结构;外墙上的空调外机、室外广告牌也要定期进行保养清洁、检查线路,避免电器线路打火或电机过热引发火灾。

装修有隐患?盯紧这些要点

油漆、稀释剂、防水涂料……这些装修材料多属于甲、乙类易燃液体,其闪点普遍低于28℃,在30℃以上的高温环境中,挥发速度比常温下快3—5倍,且一旦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遇到打火机火星、电线短路火花,甚至是未熄灭的烟头,都可能瞬间引发爆燃。

■这些装修雷区不要踩——

材料堆放:别把阳台当仓库 油漆桶、稀料瓶等堆在阳台或楼道里,在烈日直射下,密闭空间里的可燃气体浓度会快速升高,堪称“定时炸弹”。建议少量多次采购易燃材料,暂时不用的要密封后存放在阴凉通风的专用仓库,远离火源、热源和电源插座。

施工操作:明火与材料“零距离” 有些工人在刷油漆时,一边抽烟一边干活;或者在油漆未干的房间里使用电钻、切割机等产生火花的工具。这些行为都是在玩火!施工时必须严禁明火,施工现场要配备干粉灭火器,刷涂油漆后需通风24小时以上,确认无刺鼻气味后再进行下一步作业。

电路布置:乱拉电线成导火索 电气火灾是施工现场最常见的火灾类型之一,装修现场用电设备多,临时电线乱拉乱接的情况很常见。施工前要检查电路负荷,使用符合标准的阻燃电线,临时插座必须远离易燃材料,离开时务必切断所有电源。

■万一着火,这样应对——

如果不慎发生小火情,别慌!立即用干粉灭火器对准火焰根部喷射,也可用浸湿的棉被、沙土覆盖灭火。千万不能用水扑灭油漆火灾,因为油比水轻,会浮在水面继续燃烧,反而扩大火势。

如果火势无法控制,第一时间撤离现场,不要贪恋财物;低姿前行,避免吸入上层高温有毒烟气;拨打119报警时保持冷静,清晰说明地址、燃烧物质、火势大小、有无人员被困。  (区应急管理局提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