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朱琴 朱俊 记者 张瑚滢)“从播种、生长到上市,白菜要经历3次‘体检’,只为让市民吃得放心。”杭州良渚麟海蔬果专业合作社创始人兼质量内控员何林海向记者展示了一株白菜的三级质检“经历”。

何林海讲述的三级质检,正是余杭构建的“镇街-村社-生产主体”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基层网格化管理体系。

 为了让市民“菜篮子”拎得更放心、更舒心,余杭在镇街各设1名农产品质量安全专职监管员,在镇街下属各村社再分别设1名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与此同时,余杭还在每个规模生产主体内设1名质量内控员,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目前,余杭已落实涉农镇街专职监管员11人、村社协管员109人,各生产主体均落实质量内控员。

以麟海蔬果生产的一株白菜为例,麟海蔬果作为生产主体,会对这株白菜进行自行检测。检测合格后,白菜会被贴上追溯标签,拿到自查“体检报告”。同时,这株白菜的检测情况被上传至余杭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大数据平台。

在麟海蔬果完成自检后,这株白菜还将迎接良渚街道专职监管员、新港村村级协管员的巡查抽检。如果这株白菜能成功“过关”,拿到村、镇两张“体检报告”,就能上市;如果检测结果不合格,则必须被“应急处置”,取消质量安全合格认定。随后,镇街、村社将对其生产主体进行相应的技术服务和执法检查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农产品上市后,若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还存疑,可将样本送至余杭区农产品质检站,进行专业的质量安全检测。2023年以来,余杭区农产品质检站已累计完成余杭区农产品定量抽检2293批次,免费对公众开放快速检测11262批次。

作为全国首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余杭接下来的目标是,全面启动全国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高质高效试点创建工作,打造标准化引领农产品质量效益竞争力提升的发展典型和“三品一标”协同发展的示范样板,争创农产品质量安全基层管理全国一流典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