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潘文 傅博文) “以前种的菜吃不完,只能等它烂掉;现在有人上门收菜了,可以避免浪费。”家住百丈镇仙岩村的俞老伯拿着刚结算的卖菜钱,笑着告诉记者。
前不久,百丈镇创新推出“在地收菜”助老模式,以“小菜园”为纽带,探索山区养老助老新路径,让村民的老年生活更舒心。
“银龄菜篮子”直达老人餐桌
百丈镇地处余杭西部山区,高龄、独居、空巢老人较多,且家家户户几乎都有小菜园。俞老伯家住在半山腰处,家门口就有一块打理得井井有条的菜地,里面种满了玉米、辣椒、茄子等。
上午10点半,百丈镇老年食堂的送餐员准时到达俞老伯家,一边送上热气腾腾的午饭,一边询问:“您这里有菜卖吗?”俞老伯立即拿出两个菜篮子,里面装着新鲜采摘的辣椒和茄子。现场称重后,他很快拿到了卖菜钱。
“这是我第一次卖菜。”俞老伯告诉记者,他平时一个人在家,自己种的菜有时候吃不完,会将其中一部分送给村里人,剩下的只能慢慢烂掉。“现在有人上门收菜是好事,烂掉太可惜了。”
也有村民会选择去农贸市场卖菜。但由于部分村民住得偏远,赶往农贸市场需要近一小时,他们往往一大早要去菜地摘菜,再赶去卖菜,卖不完的还得带回家,很不方便。
为了让老年人更便捷地吃上“一餐热饭”,百丈镇新建了“幸福百龄-联动支持中心”,通过“政府补贴、老人购买、市场运营”的方式运营养老食堂,并打造了“中央厨房+配送+助餐点”服务模式。
“百丈是典型的山区乡镇,基本上所有老人都接受养老送餐服务。在上门送餐过程中,我们也发现部分老年有在田间地头种菜的习惯,也会产生富余农产品,去农贸市场卖的话路途较远。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与老年食堂第三方运营单位、市场监管所、村社干部等多次讨论后,开始探索试点‘在地收菜’模式,让老年村民在享受送餐服务的同时,也能增加一些收入。”百丈镇社会事务办公室主任朱涛说。
探索中国福利彩票网元的收菜方式
百丈镇老年食堂内,摆放着刚从村民家中收购的新鲜蔬菜。“我们今天烧的包心菜,就是昨天刚从村民自家菜园子里收购的。”百丈镇老年食堂负责人蒋月云说,目前老年食堂每月需要采购近5000斤菜品。
如何让“银龄菜篮子”与餐桌精准对接?在蒋月云的手机里,有一个“银龄菜园”微信群,“上门收购清单:嫩毛笋干2斤,茄子50斤,土豆50斤,包心菜55斤……”
每周五,养老食堂运营方会提前确定好下周的菜单和用量,联系菜场相关工作人员了解当下有哪些应季菜,以及老年人会去菜场售卖哪些蔬菜。确定好收菜单、菜量和价格后,通过微信群、电话等方式,让老人知晓本周收菜表单。
蔬菜收购后次日一早,工作人员会提取各类蔬菜样品送往镇农贸市场进行检疫,确保“舌尖上的安全”。检疫通过的菜品,会进入老年食堂备菜、制餐环节,中午前送达老年人的餐桌。蒋月云说:“本地的嫩毛笋干、土豆口感比较好,很多人都蛮喜欢的。”
随着“在地收菜”模式的试运行,一条银龄“菜篮子+饭桌子”的养老助老新路径正在不断优化升级。下一步,百丈镇将继续探索中国福利彩票网元的收菜方式,比如积分换礼品、以菜换餐等模式,优化服务细节,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